English

美育在教育中的定位

1999-05-17 来源:光明日报 魏宏灿 我有话说

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,是一次深刻的变革,它牵动着许多问题。其中,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定位问题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。

美育是借助于自然美、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,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、高尚情操和感受美、鉴赏美、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。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价值,许多有识之士都曾积极倡导在学校实施美育。

美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。解放初期,美育在学校教育中是有地位的,曾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之一。遗憾的是,到了1957年以后,各种教育学著作、教材、讲义,都把美育从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中去掉,甚至对开展美育活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,学校教育中失去了美育的位置。忽视美育的结果是使不少青少年学生成了“美盲”,以至分不清什么是美,什么是丑;什么是文明,什么是野蛮;什么是高尚,什么是邪恶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搅乱了真、善、美价值观念,造成的危害尤为突出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在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,教育理论界又一次开展了为美育“争”位置的探讨,许多专家学者都希望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;要求恢复美育在教育理论体系中的地位;期待在学校教育中开辟美育阵地。这些有益的探讨,对人们解放思想、更新观念,提高对美育的认识,促进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目前,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对美育都给予了重视,广大教育工作者倾注了很高的热情,在许多学校开展了美育实践活动,并且收到了显著的效果。但也必须看到,在我国教育界和理论界,对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还缺乏共识,认识不统一、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还十分突出。究其原因,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对我国教育方针的狭隘理解和对美育与德育、智育、体育的关系认识的偏颇造成的。有些同志认为,我国教育方针没有明确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,美育只能包括在德智体三育之中。实际上,我国教育方针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对我国的教育方针作了明确规定:“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,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,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。”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宣传提纲对此做了具体解释:“与《纲要》的提法相比,在‘德、智、体’之后增加了‘等方面’,这既保持了德智体在全面发展中的突出地位,又包含了美育、劳动教育等方面的要求,并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。”很显然,我国的教育方针实际上是包含着美育这一内容的,只是更加突出了德育、智育、体育的地位。

美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,美育必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(或选修课)进入课堂。这就是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定位。

教育的基本社会职能有两条:一是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接受前人总结的知识和技能;二是传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、意识、道德规范、生活准则。简要地说,就是要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(智)和思想道德素质(德),二者必须平衡发展。对于个体的人来说,教育同时也是满足人类身心发展(体)和审美情趣(美)的需要,这就涉及教育的目的问题。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据,教育制度、教育政策、教育方针、教育内容和方法,最终都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。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,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,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德、智、体、美教育的实施来实现的。德育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重要标志,目的是为了端正学生的政治方向,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,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。智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,目的是通过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,发展智力、培养能力,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建设社会主义的真才实学。体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展,增强身体素质,提高健康水平。美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内容和重要手段。美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“审美的人”;中心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掌握“美的规律”。具体地说,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对美的感受、鉴赏、创造的能力,在于培养人的和谐、美好的情感,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。

由此可见,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都是作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,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,但它们担负着不同的任务,彼此独立,又互相渗透。德、智、体蕴含了美育的内容,但代替不了美育,美育有它自己的特点和规律,应当有自己独立的位置。美育不仅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,而且还是德育、智育、体育的手段。由于美育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殊性,它是在引导人们对于美进行感受、鉴赏时,在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美的活动时,凭借形象思维的方法,不知不觉、潜移默化地实现的。因此,它有利于德智体的健康发展。美育可以融化德育成心灵之美,融化智育成灵秀之美,融化体育成健壮之美。美育使教育的功能更加完满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